褒贬与夺的成语故事


褒贬与夺

拼音bāo biǎn yǔ duó

基本解释与夺:给予或夺取。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。

出处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自叙》:“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,比方伦匹,未必当允,而褒贬与夺,或失准格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褒贬与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褒贬与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亭亭玉立 《北齐书 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绘声绘影 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绘声绘影,字字阴森,绿人毛发,真乃笔端有鬼。”
善游者溺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夫善游者溺,善骑者堕,各以其所好,反自为祸。”
有血有肉 秦牧《艺海拾贝 核心》:“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,有血有肉,语言独特,激动人心的。”
雷霆万钧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山传》:“雷霆之所击,无不摧折者;万钧之所压,无不糜灭者。”
扪心自问 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
唇枪舌剑 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一折:“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。”
学而优则仕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日:‘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’”
尽诚竭节 《魏书》:“尚自少侍从,尽诚竭节,虽云异姓,其犹骨肉,是以入为腹心,出当爪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