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以待旦的成语故事


坐以待旦

拼音zuò yǐ dài dàn

基本解释旦:天亮。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勉。

出处《尚书 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,旁求俊彦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坐以待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坐以待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训练有素 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:“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,专训练。显亦为当时名将,所至有功,故知训练有素。”
疚心疾首 唐 崔锷《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》:“以嗣子奉命鸡林,三岁然复,疚心疾首,亦时礼念,冥期佑助。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披肝沥胆 唐 刘贲《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机,兆存亡之变者,臣清披肝沥胆,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。”
亦复如是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
多才多艺 《尚书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艺,能事鬼神。”
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,直须要我开口说。”
衣锦还乡 《南史 刘之遴传》:“武帝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会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