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面之词的成语故事


一面之词

拼音yī miàn zhī cí

基本解释单方面的言辞;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,杨仪等必投魏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一面之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面之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取长补短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物腐虫生 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分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
疙里疙瘩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
止沸益薪 明·李贽《为黄安二上人书》之三:“对高洁人谈高洁,已为止沸益薪,况高洁十倍哉!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吃不了兜着走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不可拿进园去,叫人知道了,我就‘吃不了兜着走’了。”
海水不可斗量 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太山不可丈尺也,江海不可斗斛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