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编断简的成语故事


遗编断简

拼音yí biān duàn jiǎn

基本解释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。

出处宋·吕大临《〈考古图〉后记》:“虽遗编断简,仅存二三,然世移俗革,人亡书残,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遗编断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遗编断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 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
乌合之众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
举贤任能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
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
土木形骸 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
徇私舞弊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谁想这伙官员,贪滥无厌,徇私舞弊,克减酒肉。”
粗制滥造 鲁迅《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》:“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,因此也无须‘粗制滥造’。”
互通有无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为之贾,以通其有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