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节称叹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节:节拍;击节:打拍子;叹:赞叹。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
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叶生》:“公期望基切,闱后索文读之,击节称叹,不意时数限人,文章憎命,及放榜时,依然铩羽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ī jié chēng tàn
注音ㄐ一 ㄐ一ㄝˊ ㄔㄥ ㄊㄢˋ
感情击节称叹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对诗文、音乐等的赞赏。
近义词击节叹赏、击节称赏
英语clap and applau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胡作非为(意思解释)
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处之泰然(意思解释)
- 紫陌红尘(意思解释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背乡离井(意思解释)
※ 击节称叹的意思解释、击节称叹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顾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无时无刻 |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
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兵无常势 |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 |
指天誓日 |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 |
团团转 | 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 |
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妨功害能 |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