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口御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金口玉音”。
出处聂绀弩《独夫之最后》:“一个大人物,真像金口御言,有鬼神相助似的,说什么就是什么。”
例子我们不能把他的话当作金口御言
基础信息
拼音jīn kǒu yù yán
注音ㄐ一ㄣ ㄎㄡˇ ㄩˋ 一ㄢˊ
感情金口御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
近义词金口玉言、金口玉牙、金口玉音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催人泪下(意思解释)
- 人面兽心(意思解释)
- 褒善贬恶(意思解释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释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释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将功折罪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沉鱼落雁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- 豁然开朗(意思解释)
- 跃跃欲试(意思解释)
- 绝路逢生(意思解释)
- 奇技淫巧(意思解释)
- 异军突起(意思解释)
※ 金口御言的意思解释、金口御言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德重恩弘 | 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广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多才多艺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进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陈言务去 |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。 |
照葫芦画瓢 |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 |
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学而不厌 |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|
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室徒四壁 |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 |
祖传秘方 |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胜友如云 | 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 |
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无计可施 | 施:施展。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。指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反戈一击 |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