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壅若川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后因以“口壅若川”喻禁舆论之害。
出处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
例子夫心险如山,口壅若川,怨怒之情不一,欢谑之言无方。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
基础信息
拼音kǒu yōng ruò chuān
注音ㄎㄡˇ ㄩㄥ ㄖㄨㄛˋ ㄔㄨㄢ
感情口壅若川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抽薪止沸(意思解释)
- 出师无名(意思解释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释)
- 空费词说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能移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花言巧语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婆婆妈妈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释)
- 金玉满堂(意思解释)
- 师严道尊(意思解释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释)
- 挂冠归去(意思解释)
- 拔毛连茹(意思解释)
- 天缘凑合(意思解释)
- 生气勃勃(意思解释)
※ 口壅若川的意思解释、口壅若川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 |
一轨同风 | 车轨相同,风俗一致。比喻国家统一。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安安静静 | 指没有声音,没有吵闹和喧哗。 |
不翼而飞 | 翼:翅膀;不翼:没有翅膀。没有翅膀就飞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;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今是昨非 | 现在是对的;过去错了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
细水长流 |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可有可无 |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。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。 |
不问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倒载干戈 |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 |
一目十行 |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