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大至刚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至:最,极。极其正大、刚强。
出处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”
例子他说“至大至刚”,说“养勇”,都是带有战斗性的。(朱自清《论气节》)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dà zhì gāng
注音ㄓˋ ㄉㄚˋ ㄓˋ ㄍㄤ
繁体至大至剛
感情至大至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气概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释)
- 轮焉奂焉(意思解释)
- 百川归海(意思解释)
- 锲而不舍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杜绝言路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释)
- 时至运来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风和日丽(意思解释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释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- 断章截句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※ 至大至刚的意思解释、至大至刚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手下留情 | 下手处理事情时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绝。 |
悬而未决 | 一直拖在那里,没有得到解决。 |
令人神往 |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 |
裾马襟牛 |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着手回春 |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|
八斗之才 | 八斗:指量多;才:才华。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;诗文多而华美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妻儿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药治病毒。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飞蛾扑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 |
刚愎自用 |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 |
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