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二五而未识于十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,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。
出处南朝·梁·刘峻《辩命论》:“同知三者,定乎造化,荣辱之境,独曰由人。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
注音ㄓ ㄦˋ ㄨˇ ㄦˊ ㄨㄟˋ ㄕˊ ㄩˊ ㄕˊ
感情知二五而未识于十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知二五而不知十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高耸入云(意思解释)
- 为民请命(意思解释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释)
- 首身分离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杀鸡取卵(意思解释)
- 简明扼要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万里长城(意思解释)
- 信以为真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凤协鸾和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- 转弯磨角(意思解释)
- 五花八门(意思解释)
- 头上末下(意思解释)
- 服气吞露(意思解释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释)
- 抗尘走俗(意思解释)
※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的意思解释、知二五而未识于十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谨小慎微 |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;形容非常谨慎。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;流于畏缩。 |
众多非一 |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 |
反唇相稽 | 反唇:回嘴;顶嘴;稽:争论;计较。受到指责不服气;抓住对方话把;反过来责问对方。 |
褒善贬恶 |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物腐虫生 |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。比喻祸患的发生,总有内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,别人才能乘机打击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岁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 |
销声匿迹 |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绳锯木断 | 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繁荣富强 | 繁荣:(经济或事业)蓬勃发展;兴盛;富强:(国家)生产丰富;力量强大。形容国家兴旺发达;富足强大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